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,不是没有钱,而是因循守旧|全球关注
来源:如风轻似云淡    时间:2023-02-24 14:55:20

古人说:“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意思就是说,家是诸侯国的缩影,把自己家庭经营好的人,也一定可以把国治理好。

所以,任何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,看起来是顺其自然,实际上,是家中有聪慧之人,如同航船的舵手,紧紧地把牢方向,带领整个家庭,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

而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,不是没有钱,而是被因循守旧耽误了。

01

昨天是妈妈六十四岁生日。八十四岁的外婆,六十六岁的大姨,以及六十岁的三姨和三姨父,作为娘家人,来给她做寿。

为着这顿生日宴,妈妈和爸爸已经忙活了一整天了。

提前一天,杀好鸡,将冰箱里的牛肉、东坡肉等解冻,并炒制好。他们再一次拒绝了我们提出的到饭店里订餐的建议。

一大早,爸爸就骑着电动车去接外婆,因为她晕车。

大姨从另一个乡镇,搭乘最早的一趟班车下来,用了将近两个小时。

三姨和三姨父送完两个孙子上学后,还到菜地里干了两个小时的活,直到十一点半,才风尘仆仆地赶来。

原本,大家可以好好坐一坐、聊聊天,吃吃水果,可不管是客人还是主人,都忙得“脚不沾地”。

打过招呼之后,主人家忙着端菜上桌,客人等着开餐。至于好好说说话,似乎“没时间”。

大姨的女儿也赶来吃午饭了,只是刚一上桌,外婆和大姨就在一个劲地催她:快点吃、快点吃。

原来,做木地板条生意的她,刚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,约好午饭后到对方家里谈生意。

满桌子菜,还有火锅,着实诱人,我赶紧将一些配菜放进牛肉火锅里,那是大姨的女儿最爱吃的。但大姨以还没有吃到原汁原味的火锅为由,连忙制止着。

我和表妹也不理睬,嘴上不说,手上的动作却不停下来。

席间,外婆和大姨不停地劝菜、夹菜,一个劲地给三姨父倒酒,那架势,似乎是新客上门,这是他们老一辈人待客的习惯。

我知道三姨父饭后还要帮人去盖房子,就在倒满一杯之后,把酒瓶子藏起来了。

爸爸因为身体原因,只能吃流食,他是不会上桌吃饭的,妈妈则还在忙着收拾厨房,更为着让客人先吃的老传统,怎么着也要等大家吃完,她才端起碗。

一张大圆桌上,此起彼伏着外婆和大姨的声音:吃这个,吃那个,还因为夹菜,扯来扯去,不明就里的人,看着像打了起来。

其实,我多么希望,妈妈能坐上桌,多么希望,外婆和大姨能想吃就吃,不吃就不吃,不要如此折腾,多么希望,从外婆和大姨嘴里说出来的话,除了吃,和快点去上班,还能有其他的。

02

三姨和三姨父常年和外婆住,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外婆要掌控一切,所以,他们只顾埋头吃菜吃饭,任凭外婆和大姨如同演双簧一样,闹腾着。

大姨的女儿,很快就放下碗筷,要去谈生意了。大姨又赶紧追出去,一面叮嘱她慢点开车,一面又说要早点赶回来,送她回家。

如果大姨再年轻一点,也学会了开车,她巴不得自己能当女儿的司机和助理吧。

等妈妈一个人吃完饭,三姨和大姨又开始帮忙收拾碗筷,全然不顾我大声喊着:“我来,我来。”

似乎,干了活,才能吃饭,吃饭了又继续干活,才是活着的唯一正解;平日里要拼命干活,休息的日子也要连带干活,才是他们得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一顿美食不可或缺的理由。

在这样逻辑之下,劳累了一辈子的他们,如果对崽女没有帮助了,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了,就是拖累,吃饭和休息简直就是犯罪。

而“正大光明”的走亲戚,一刻也不能松懈,以免不合礼数,怠慢了客人,或者对主人不恭敬。

所以,主人家待客要丰盛,客人举杯添箸要斯文,哪怕是最亲近的人,都无比拘谨,无比客套。

外婆照例端着茶点放到已经收拾好的饭桌上,让三姨父吃瓜子、喝浓茶,让我爸爸也坐下来,张罗着打牌。

大家都很听她的话,很快,就凑成了一桌。

我叮嘱外婆和大姨,陪我妈妈睡一晚,让三姨和三姨父,到点了一定过来吃晚饭,他们照例答应得好好的。

等下午下班,我回到家一看,都回去了,中午吃剩的饭菜还有一大桌子,似乎在无声地抗议,三姨和三姨父又食言了。

03

当然,这也是他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惯例。

从早年觉得无比幸福,到现在觉得无比迷茫。我不知道这样的“走亲戚”到底有什么意义。

望着桌上那些礼物,鸡蛋、猪肉、烧酒、水果,四样意味着四季发财,年年如此,从来不会改变,哪怕我爸爸早已经不能喝酒了,但妈妈的娘家人认定,礼数不能少。

外婆总说三姨和上门女婿三姨父要多干活才能养家,他们的孩子则被外婆宠溺得心安理得啃老。

或许,一个家,有人赚钱,有人花钱,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外婆是心满意足的了。

只是,三姨和三姨父已经年过六旬了,还是家中赚钱的顶梁柱,带娃的顶梁柱,再多的累苦力的活计也满足不了年轻人“摆烂”的巨大开销啊。

但我也终于明白,外婆家的“顽疾”,这一辈子只会越来越加重。在外婆强势且持续的思想熏陶下,每个人都只能是按照“老路”得过且过,至于外面的世界,如何变化,都跟他们无关。

大姨就是外婆的翻版,全盘地传承了外婆的因循守旧。好在她的女儿足够聪明,也足够包容她,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闯出一条活路。

对于大姨动辄搬出“老话、老理”来干扰她的工作和生活时,她就选择沉默不语,但也绝不被其影响。

两相对比之下,外婆的大家庭,只是在苦苦支撑,外表看着光鲜,内里却已经溃败了;大姨的女儿,虽然到处奔波,但敢于向外拓展,发财之路定会越走越宽。

04

从前,我总会竭尽全力,抓住一个个小细节不放,妄图让外婆、让大姨,别再劝菜、劝酒和动辄给别人夹菜了;妄图让她们将拉拉扯扯要给对方钱的时间,用来好好地聊聊天;妄图让大姨不要忙着赶回去,和外婆留下来,在我家多住几天。

尤其是,当她们都上了年纪,我时常说,你们这样的聚会,过一年就少一年,为什么不好好珍惜,轻轻松松地过两天呢?

现在,我终于明白,不试图改变她们,才不会被那些已经与时代脱节的思想和保守所伤了。

她们只愿意活在自己认定的安全区、舒适圈,就遵从她们的意愿吧。

至于我们,如果一不小心被她们的狭隘、自私所要挟,这一辈子,也就真的完了。一个家庭,哪怕衣食无忧,也总处在无由来地提心吊胆之中,不要说走上坡路,能够维持就已经是上天眷顾了。

作者:如风轻似云淡。

您的幸福,我的祝福。

图片源自网络。

关键词: 因循守旧 心安理得